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现象当时貌似理所当然,事后有时让人后悔莫及。例如:长得好看的人似乎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喜欢,相爱的两个人通常会觉得彼此身上没有半点缺点,名气大的明星代言的产品更能获得大家的认同……
近几年来,越发多的明星人设坍塌,无论是在公众场合吸烟、谈恋爱硬凹单身人设,还是偷税漏税、吸毒犯罪等等行为。但是在这些人的粉丝群体中,总是存在一些脑残粉,他们在各大网络平台上为自己的偶像翻案,找出各种牵强的理由为自己的偶像发声,力争自己的偶像是有实力、有爱心、情商高、有修养、有文化……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这些“铁粉们”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是对他们的偶像盲目崇拜呢?
其实,这些都是由于受晕轮效应影响而产生认知偏差。那么,究竟什么是晕轮效应呢?这个效应为什么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减少这些不良的影响呢?
什么是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光圈效应等,是指人们在交往认知中,对方的某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品质就会掩盖人们对对方的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正确了解。这种错觉现象,心理学中称之为“晕轮效应”。晕轮效应除了与人们掌握对方的信息太少有关外,主要还是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扩张和定势的结果。就像我们在听到一个人名之后,就能在脑海中用经验补全这个人的其他特征,而正是由于这一知觉习惯,让我们在看东西时,很容易以偏概全、主观臆断、管中窥豹。
晕轮效应在生活中有哪些影响?
这和晕轮效应的特点——遮掩性、表面性、弥散性有着很大的关系!遮掩性是指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会随意抓住某个或好或坏的特征就断言这个人或是完美无缺形,或是一无是处,导致自己犯了片面性的错误。表面性是指有些个性品质或外貌特征之间并无内在联系,可我们却容易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就必有另一特征,也会以外在形式掩盖内部实质。弥散性是指我们对一个人的整体态度,还会连带影响到这个人的具体特征有关的事物上。
以俄国大文豪普希金的故事作为例子:在一次舞会上,他对娜塔莉娅一见钟情,随后便对其展开猛烈的追求,两人婚后由于无共同爱好、无共同话题,由最初的激情归于平淡。在这期间,普希金为了她放弃了创作,并欠了不少债务。最后,还为了她与别人决斗而死,一位文学巨星因此英年早逝。
娜塔莉娅貌似天仙,普希金在第一次见到她,就疯狂地爱上了这位“莫斯科第一美女”,可谓是一眼万年!在此时的普希金看来,这个美丽的女人必然拥有非凡的智慧和高尚的品格,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他所深爱的娜塔莉娅不是他想象中的人,娜塔莉娅是一位追求物质财富和享受的人,而且也不似普希金那般聪慧!每次普希金给她读他的诗作,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想听,没意思!”她总是让普希金陪她玩,参加一些豪华的社交聚会和狂欢舞会。
在这段爱情故事中,我们惋惜于普希金,同时也看到了晕轮效应的巨大影响!当普希金第一次沉溺于娜塔莉娅的美貌时,晕轮效应的表面性露出獠牙!在对娜塔莉娅的了解不够深入时,普希金就认为娜塔莉娅是一位具有非凡智慧以及高尚品格的人,而晕轮效应的遮掩性也应邀而动,促使普希金选择性地忽略娜塔莉娅功利、世俗的一面! 当晕轮效应为娜塔莉娅镀上光环后,普希金也在期间迷失了自我!最终将这位大文豪引向万丈深渊!
再来看看《韩非子·说难篇》中的一个故事:卫灵公非常宠幸弄臣弥子瑕,有一次弥子瑕的母亲病了,他得知后就连夜偷乘卫灵公的车子赶回家去。按照卫国的法律,偷乘国君的车子是要处以刖刑(把脚砍掉)的。但卫灵公却夸奖弥子瑕孝顺母亲。又有一次,弥子瑕和卫灵公同游桃园,他摘了个桃子吃,觉得很甜,就把咬过的桃子献给卫灵公尝,卫灵公又夸他爱君之心。后来,弥子瑕年老色衰,不受宠幸了。卫灵公由不喜爱他的外貌而不喜爱他的其他品质了,甚至以前被他夸奖过的两件事,也成了弥子瑕的“欺君之罪”。卫灵公前后的不同态度正是受到晕轮效应弥散性的影响,当卫灵公喜爱弥子瑕时,弥子瑕的行为在卫灵公眼中都是好的,而当卫灵公不喜爱弥子瑕时,原本的好事也变成了坏事。
晕轮效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广泛而隐蔽的,它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成语中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也都是晕轮效应弥散的体现。
证明晕轮效应的相关实验:
1、美国心理学家凯利以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分别做了一个实验。
上课之前,实验者向学生宣布,临时请一位研究生来代课,接着告知学生有关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况;其中,向一个班学生介绍这位研究生具有热情、勤奋、务实、果断等多项品质,而向另一班学生介绍的信息除了将“热情”换成了“冷漠”之外,其余各项都相同。结果下课之后,前一班的学生与研究生一见如故,亲密攀谈;另一个班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冷谈回避。
2、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社会心理学家Richard Nisbett也论证了“晕轮效应”这个案例。
Nisbett和Wilson希望调查听课的学生是如何评判讲师的,学生们被告知这是一项对于评价老师的研究,他们还特别地被告知,实验对于不同的评价是否依赖于学生和某一讲师接触的多少感兴趣,实际上学生们被分为两组,他们会分别看两段关于同一位讲师的不同视频,而这位讲师正好有很重的比利时口音。其中一组学生看了这位讲师和蔼而友好地回答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二组学生看了同一位讲师用冷酷而疏远的语气回答了同样的问题。实验让我们明确,到底哪一种人格更讨人喜欢是十分明显的。在其中一种人格中讲师显得热爱教学和学生,而在另一种人格中他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完全不喜爱教学的权威人物。在每组学生看完视频之后,他们被要求给这位教师的外表、特殊语言习惯,甚至还有他的口音打分。看到讲师“和蔼”形象的学生认为他更有吸引力,他的语言习惯更令人喜爱,甚至他的口音也更加有魅力。
如何在生活中克服晕轮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
想要减少晕轮效应带来的弊端,我们可以学习以下三个注意两个避免:
1、注意“投射倾向”
投射倾向是指人会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附加给对方的现象,例如有的人总是以好的方面去为别人所做出的行为进行解释,无论是好的行为或者恶劣的行为,这是因为他本身就是“老好人”。相反的,有些人总是从恶意来判断别人的行为,这是因为这些人本身存在这些恶意的想法或者有过恶意的行为。由于这种投射倾向往往是不自觉的,因此,如果我们没有对其加以注意,以及经常进行理智的自我反思,就很可能制造出晕轮效应,将本身不好的方面投射到别人身上,对别人产生各种偏见,从而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
2、注意“第一印象”
为官者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由于它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因而往往比较深刻,常常成为人们决定自己第二次乃至以后交往行为的依据。但第一次接触所获得的信息不仅十分有限,而且往往是比较表面的,例如性别、年龄、长相、穿着、说话方式、面部表情等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一定的虚假性。然而问题的严重性又恰恰在于,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以后的信息在一般情况下只扮演补充和解释的角色,这就容易产生晕轮效应了。因此,冷静对待第一印象,深入了解交往对象的内在特征并综合客观分析所有特征十分重要。
3、注意“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点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简单来说就是按照预想的类型对事物进行贴标签,比如提到军人,总和“忠诚正义”相联系,而说到商人,总和“唯利是图”挂起钩来。虽然刻板印象的形成有利于在对于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结论,使人们能够迅速了解某人的大概情况,有利于人们应对周围的复杂环境。但是在被给与有限材料的基础上做出带普遍性的结论,会使人在认知别人时忽视个体差异,从而导致知觉上的错误,造成先入为主,妨碍对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因此,我们要对他人产生确切、深刻的认识,牢记人的丰富多样性,并不断地修正头脑中由于刻板印象所造成的假象。
4、避免“以貌取人”
在一项心理实验中显示,当人们被要求在一堆他们不认识的照片中分别找出“好人”与“罪犯”时,被试表现出按外貌分类的倾向,长相美好的人更倾向于被认为是好人,而长相普通甚至丑陋的人更倾向于被认为是罪犯。人们对美的追求可以说是一种本能的追求,谁不喜欢美好的事物和美丽的女子呢?但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美丽的外表不一定拥有善良的内心,拥有外表缺陷的人也不一定内心肮脏,这种“由表及里”的推断,其实含有很大的偏见成份。为此,我们在认识他人的问题上,不仅仅要关注表象,更要注重了解对方内在特质。
5、避免“循环证实”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于他人的猜疑,常常会得到自我“证实”。有猜疑心的人,常常先在主观上以“我觉得”的形式假定别人“不喜欢自己”,然后把许多无关的事生拼硬凑在一起,自我暗示并借以证实原先的假定。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双向反馈”的作用,又使猜疑陷入恶性的“循环证实”之中,从而加剧猜疑程度,而如此循环证实,势必对他人产生越来越深的偏见,从而导致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所以,当你对某个人怀有成见的时候,应当首先理智地检讨一下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是否受到晕轮效应影响,然后设法自觉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
我们往往会因为某一个方面或者某一个细节,就匆匆忙忙对某些事物或者人盖棺定论,但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晕轮效应会让我们禁锢在自己的思维里,就像在迷雾中,看到的永远只有眼前的方寸之地,而视野外,可能是无边无际的道路。晕轮效应致使我们看不到事情的本质和整体,从而对事或人产生误解、偏见和错觉。
让我们学会直面晕轮效应,更理性地面对我们的生活,对事或人下定论前也要反反复复、仔仔细细、客观全面地分析,避免晕轮效应蒙蔽我们的双眼!
福建社会心理服务共建基地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
文_黄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