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
酒后驾驶的危害和后果众所周知,但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为什么在看过那么多前车之鉴后,还有人明知酒驾后果严重而故犯呢?
酒驾者的内心独白可能是:
“就这一小段路程,我开慢点就不会有事的。”
“酒驾出事那是别人车技不好,我是老司机反应快。”
“为了省事,反正这条路平时车流量少,也没有交警查酒驾。”
这种“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侥幸心理,便是一种“乐观偏差”。
乐观偏差也称不切实际的乐观主义(optimismbias)。是指个体在对未来事件做出判断时,更倾向于认为好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坏事更眷顾于他人的期望偏差。这种期望偏差是对未来事件满怀希望的主观期待,源于个体的认知判断,而酒驾行为已涉及违法,此偏差为非理性乐观偏差。
乐观偏差主要存在两种类型:
一种是指向积极事件的乐观偏差,也就是认为积极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比如只要多参加几次活动抽奖或每周买一次彩票,总有一天“幸运之神”会降临到自己身上。/自己买的股票基金一定会涨。/美好的一天开始,打开自己的“日程本”,满意地列下一条条“ToDoList”,但其实一整天只能完成一半的任务。
另一种是指向消极事件的乐观偏差,认为消极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看到熬夜猝死等各种新闻,你是否内心一颤,决定改过自新,早睡早起,但是夜深人静躺在床上看手机时,即便明白熬夜的种种危害,却不觉得熬夜会伤害到自己?
为什么会产生“非理性乐观偏差”
1、自我中心主义
自我中心主义是指在进行比较判断时,我们更多地关注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而较少地去关注他人的信息。我们通常更了解自己,拥有更多关于自己的信息,而且与自己相关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更可能在进行比较判断时自动回忆起来。因此当我们以自身的水平作为比较判断的参考依据时,便很容易产生“高于平均水平”效应,即认为自己高于同类群体的平均水平,或者相信自己是“天选之子”。比如,某公司37%的职业工程师都认为自己的能力位于该公司所有工程师的前5%。
2、聚焦主义
心理学研究表明,聚焦主义是指人们全身心关注处于焦点位置事物的信息,而很少关注处于非焦点位置事物信息的心理倾向。当人们进行社会比较时,一般会把自己放
在焦点位置上,关注于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并更多地关注自我经验和自身感受,而忽略非焦点位置上比较者的信息。以至于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倾向于产生乐观偏差。当我们经常熬夜但身体并未出现严重的不适症状时,经常觉得“熬夜一时爽,一直熬一直爽”。此时,“自己”处于焦点位置,主要以自身的经验进行判断,便会觉得熬夜对身体健康没什么影响。直到因为熬夜而出现了一些不适症状,尤其是身体疾病时,才会更加警惕熬夜的危害,阻止自身的熬夜行为。
但如果以他人为焦点,则会更多关注他人的信息,产生不同的想法,减少乐观偏差。例如,即便自己经常熬夜,但面对他人的熬夜行为,也往往持反对的态度,甚至能够细数熬夜对身体的诸多危害。
3、神经机制
乐观偏差的产生和维持与人脑固有的神经机制有关,主要涉及杏仁核、前喙扣带回、前额叶和多巴胺神经系统等。
正是人类固有的大脑神经基础,使得乐观偏差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因此,不要着急批评自己,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罢了。
“非理性乐观偏差”能带来哪些影响?
显然,“乐观偏差”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影响着个体的发展。
一方面,乐观偏差对个体有显而易见的消极作用。虽然我们经常被告诫要保护自己,珍爱生命,远离疾病、事故、犯罪和环境的伤害,但是人们有时候并不会采取预防措施来保护自己远离危险。乐观偏差使得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不会受到伤害,或者认为不幸只会降临到他人身上,所以不采取预防性的行为。因此告诫、前车之鉴等警告的作用是有限的。人们即使知道酒驾常常会导致令人追悔莫及的事故,但难以将那些客观数据与自身联系起来,例如:人们知道酒驾是一大马路杀手,但似乎只有其他人才会因为酒驾而丧命。
此外,乐观偏差也影响经济领域。尽管有调查数据表明仅有三分之一的新企业在四年后仍然能够幸存,但几乎每个创业者在创业之初都相信自己能够击败这个失败的概率,并且更可能获得创业的成功。即使当其事业已经处于不利状况并且撤资是最谨慎合理的选择时,创业者仍然坚持经营,从而导致更多的资金损失。
但是,乐观偏差并非全是坏处,它也有其积极作用。研究表明,乐观偏差与个体更高的成就动机、更大的任务坚持性、更高的绩效有关,从而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乐观偏差为生活带来希望,让我们更有动力去实现目标。正所谓“梦想总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正因为乐观偏差,我们愿意为了理想而等待,愿意为了美好未来的蓝图而付出。
其次,乐观偏差让生活“感觉”更美好,使人拥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总会起起落落,我们经历幸运和不幸的概率与他人是一致的。但乐观偏差让我们对生活保持更加积极的态度,减少不必要的焦虑,保持高水平的自尊,有利于身心健康。
如何避免非理性乐观偏差的陷阱?
我们都希望有一台警钟,每当我们要酿成大祸时它就响个不停,然而你买不到这样的钟。”
——丹尼尔·卡尼曼
研究表明,“非现实的乐观主义”根深蒂固,试图减少或降低“乐观偏差”非常困难,但我们并非束手无策。
1、跳出自我,审视乐观偏差
所谓旁观者清,相比自己,他人更容易觉察到我们的错误。因此,当我们面对重要决策时,比如喝酒了要不要冒险驾驶?不妨听听身边其他人的建议,或者跳出自我,进行换位思考:假如是朋友想要酒驾,你会支持TA吗?
2、“事前验尸”,调适思维偏差
心理学家GaryKlein提出了“事前验尸”的方法,即通过假设消极结果从而调整决策行为。当一个机构即将做出重要决策但还没有正式下达决议时,召集所有了解这个决策的人开一次简短的会议,请所有人想象“假如,一年以后的今天,我们的计划得以实施,但结果却是失败的”,并写下惨败的原因。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团队充分探寻未来的潜在威胁和不确定性,以此反思计划和决策的可行性。
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警惕“乐观偏差”,居安思危,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避免“侥幸心理”。当天气闷热,想要摘下口罩时,可以提前设想一下“如果我摘下口罩是否可能会有意外呢”。
总而言之,由于自我中心主义、聚焦主义以及固有的大脑神经机制,乐观偏差在我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且根深蒂固,因此我们不必为自己的“乐观偏差”而过分内疚、担心,毕竟没有人能做到永远不掉进“乐观的陷阱”。
我们可以偶尔参加“抽奖活动”,享受“乐观偏差”所带来的快乐,但在危险行为、健康问题或重要决策面前,请务必保持警惕,以免追悔莫及。
福建社会心理服务共建基地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文_肖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