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世人普遍的观念中,中医的理论与疗法只针对身体上的疾病,殊不知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均蕴含着丰富的、不断发展的中医心理学的思想,如古时的“祝由”情志调节,气功疗法以及音乐疗法等,都通过作用于个体的心理达到治愈生理疾病的效用。情志是人类的亲身体验,与人类的生命活动如影随形,中医在五行学说和相生相克原理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中医情志相胜疗法。情志相胜疗法创自《内经》,是世界上独特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又称为活套疗法、以情胜情法、情志移遣法等。历代医家不断积累临床诊疗经验,阐发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医情志理论。中医情志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治疗思想,并指导着心理治疗的开展。
情志相胜疗法及理论
情志相胜疗法基于“百病生于气”的理念而构建,是指心理师对求助者施加以一种或多种情志刺激,来克制另一种消极情志。该疗法基于中医五行生克制化、阴阳消长互制及气机升降出入等理论。情志即精神情志活动,由《内经》演化而来,通常又称七情、五志。
南宋陈无择在其著作《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明确提出了七情的概念,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志变化,是脏腑功能活动对外界刺激的不同反应,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中医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疾病主要由七情引起,情志的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会使人体气机紊乱,气血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因而致病,即所谓“七情内伤”。五志情绪——喜、怒、思、悲、恐,按照五行归类,生于五脏。“情”和“志”由脏腑气化过程产生,既有调和气机的功能,又受脏腑阴阳变化、气机运行以及外界刺激的影响。七情是脏腑精气对外界反应的表现,而脏腑精气又为七情提供生理基础。由于情志活动与五脏精气的紧密关联,中医的七情内伤理论才能运用于实践,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丰富与创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情志相胜疗法的基本原理,认为:悲伤情志能克制愤怒情志,恐惧情志能克制喜悦情志,愤怒情志能克制思虑情志,喜悦情志能克制忧伤情志,思虑情志能克制恐惧情志。治疗时,对待过喜者,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对待过怒者,以怆恻苦楚之言。
情志相胜疗法优势
中医情志相胜疗法是来自中国本土的传统心理治疗方法,随着医疗实践不断的传承和发展,绵延数千年,在新的历史时期仍旧生机勃勃,这来自它独特的优势:
(一)注重求助者的实际情况
中医提倡“心病还需心药医”“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情志相胜疗法作为临床上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构思精巧,需关注求助者的现实情境,在与求助者充分沟通、获得信任的基础上,依据求助者的成长经历和心理发展特点,在基础原理不变的情况下,不拘泥于某一治法,不受具体操作步骤的约束,做出符合求助者实际的治疗方案和实施步骤。情志相胜疗法大多是在求助者不知道治疗原理的情况下进行的,使求职者自然接受,尽量避免其无意识的抵触。
(二)注重整体观
情志相胜疗法以《黄帝内经》理论为基础,治病求本,注重形神合一的整体恒动观。《内经》认为形神是辩证统一的。中医学认为,情志活动和脏腑气血密切相关,情志活动的产生必须以五脏作为物质基础,它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一种表现。形为神之质,神为形之主。形与神具,形神合一。形神关系,实际上就是身与心、生理与心理的关系。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激发求助者的某种情志时,要充分考虑求助者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疾病起源,同时也要考虑求助者的个性特征和对医生的接受程度,把医患双方都纳入其中,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三)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
情志相胜疗法源自中国古代文化与民族心理,根植于中医相关理论,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适合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方式和个性特点。其中不论是情志的相生还是相克,都是为了调适病态情志,使其达到社会认可和接受的平衡状态,这也是中国文化中一直提倡的中庸之道。
古代医籍、医学掌故、文学著作当中关于情志治疗的记载不胜枚举,其发展历程源远流长,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运用。中医情志相胜疗法是一种有别于西方心理治疗体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临床中获得了较好的认可的心理治疗方法。当今心理治疗领域的本土化浪潮日益高涨,立足于中医心理的情志理论,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中医思想和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创新,成为现代人安全有效的心理治疗和保健之法,给千家万户带来福音,给社会增添安泰祥和。
福建中医药大学
文_林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