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伍贰伍心理
手机版
父母的抱怨是一张阴湿的网
编辑:吴美慧
2022-07-27 09:56:07
浏览量:84
评论:0




孩子是一张白纸,孩子面对世界的态度取决于父母面对世界的态度。情绪稳定的父母像是家里的定海神针,无论发生什么事,家里都是一片和谐愉快,在这样家庭里成长的孩子才会是积极乐观、有安全感和责任感的。


反观一些父母,他们一回到家不是抱怨政府,就是抱怨社会;不是抱怨同事,就是抱怨亲戚……这样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很有可能成为问题小孩,心理留下严重的创伤。


为什么会抱怨?


抱怨意味着在你的内心里有一个期望值。但这个期望值是合理还是不合理,如何自己实现,你并不知道,你只知道自己的要求。如果总是抱着这些要求,而不能作出努力和改变,就会反复受挫,怨言不断。


抱怨的实质就是这些期望或者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从而产生了补偿心理。比如自己想涨工资,就会抱怨领导没有看到自己的业绩,或绩效考核制度不合理;或者抱怨自己的同事,平时上班摸鱼、不努力工作,工资还比自己高。通过抱怨其它的客观因素来肯定自己的能力,问题都是其它人的原因,而不是自己的原因,从而达到自我安慰的目的。


一个人之所以养成抱怨的习惯,往往是因为缺乏清晰的目标,找不到前进的路径和方法。有些家长在外抱怨工作和社会,仍然有怨气就回家抱怨孩子。抱怨孩子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相较于大人而言,孩子没有反击能力。把问题推到孩子身上,自己好像就把责任择干净了。


爱抱怨的人有时并不是抱怨某种真实的东西,而是借这些事情宣泄自己真实的情绪。他们潜意识里给周围的一切预设了一种“应该”的情境,比如“老板就应该为我的业绩表扬我”“孩子就应该独立,一旦事情不如他们所愿,就会开始不满、抱怨。他们一方面把自己的感受看得太重要,另一方面又忽略了自己行为的积极作用,在思想上表现为过度依赖外界,在行为上表现为持续拖延。


父母抱怨的危害


很多时候,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抱怨,也就不会意识到抱怨对孩子来说并不是普通地听自己发牢骚,而是一种伤害。


1.抱怨让孩子变得自卑


父母如果将抱怨当作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结果常常是适得其反。经常会听见家长抱怨孩子我在外面这么辛苦赚钱,你怎么还不让我省心一点,潜台词明明是想要孩子多用功读书、多体谅自己,说出来就变成孩子不懂自己的付出,没有为家庭着想。这样孩子会将抱怨理解为批评和责骂,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从此对自己失去信心,沉默寡言。更可怕的是,这种自卑心理一直会伴随着孩子长大成人。被父母当成垃圾桶的孩子,最后也只能生活在垃圾堆。或许要用一生才能够治愈童年被父母打压的心理创伤。


2.抱怨让孩子变得疏离


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下意识的抱怨不仅加剧了自己的负面情绪,还让家里的气氛变得更加压抑。想想看,一回到家,迎接孩子的就是父母没完没了的抱怨,工作太累,上司太折磨人”“地铁上人挤人,每天赶来赶去,好烦。就连吃饭的时候,也要抱怨现在青菜贵得要死,还难吃。接二连三的抱怨让孩子大气儿都不敢出,就怕引火上身,自然就不想和父母待在家里了。


3.抱怨让孩子学会转移责任


更为严重的是,抱怨不仅于事无补,父母怨天尤人的情绪也会影响孩子看问题的态度,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培养。爱抱怨的父母,孩子也会习得抱怨的习惯或者思想。考试一考砸,孩子往往会找一大堆理由:同桌太吵、打扰她听讲和写作业、考试题目太偏、考试忘记看时间、老师声音小等等,就是不会找自己的问题。长此以往,孩子不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任,一旦出问题都是别人的错,既不利于自身能力的成长,也不利于人际交往。


如何改掉抱怨的习惯?


心理学家阿诺德认为,情绪是一种趋利避害的体验倾向。在生活中遇到委屈、不公平的事情时,会产生沮丧、愤怒的情绪很正常,毫不在意才是不正常。所以无需为负面情而焦虑或愧疚。但我们如果将这些负面情绪转变成一系列抱怨,从而加深自己的负面情绪或者伤害到孩子时,我们就要少抱怨,用其他方法来改变负面情绪。


1.改变不合理信念


不合理信念就是对事物的不正确看法。比如你认为公司的奖惩制度不合理,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一些努力的人也拿到了与自己付出相匹配的薪资,如果不合理的话,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愿意留在公司呢?因此,当我们产生了坏情绪,并且开始抱怨时,可以多问自己一些真的是这样吗?例如,她真的没有努力过吗”“领导真的在偏袒她吗。在深入的自我辩驳中,我们能够逐渐将看法与事实区分开,从而认识到自己真正的需求。



2.表达需求来代替抱怨


澄清了自己的需求之后,就不要用抱怨来表达自己需求没有被满足的负面情绪了,想要对方关注到自己的需求,不妨直接表达。比如希望孩子整理好自己的房间,就可以跟孩子说:翻找东西以后,记得把东西都收起来哦。刚开始可以提醒孩子收拾,或者帮忙他一起完成,养成整洁的习惯。而不是每次都抱怨:你怎么又弄得一团糟,房间跟猪窝一样!这样反而会引发孩子的抵触和逆反心理。


3.确认心理边界心理边界


是指在人际关系中,个体清楚地知道并划定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保护自己的心理空间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心理空间。父母要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做哪些事情是舒适的,而做什么让自己不舒服。然后通过协商磨合,以双方都相对舒服的方式来一起承担家庭的责任。比如两个人都不想洗碗,是不是可以商量一下轮值或者买个洗碗机之类的。不可取的是明明自己不愿意做,却觉得应该为家庭多牺牲一点,但又认为自己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所以一边干活一边抱怨,从而引发更大的争吵。


此外,工作上的烦心事可以关起门来,夫妻自己沟通交流。父母应该尽量创造积极的家庭人际互动,与孩子聊一些愉快轻松的话题。如果过早地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对单位、亲戚、社会的不满,孩子今后要如何面对你的同事或者亲人呢?


4.让家人变成自己的同盟我们要知道,家庭不只是爸爸的,也不只是妈妈的,而是父母和孩子的有机整体。如果能够得到家人的支持,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做事情都会非常有动力。研究表明,家庭支持有助于家庭与工作平衡、互相促进。而且,适中的家庭支持水平能够促进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随着孩子独立思维的发展,父母可以学会适当放权和示弱,比如宝贝,东西太多,我一下子拿不完,可以帮妈妈拿一下包包嘛?互相帮忙,互相承担,父母自己会轻松许多,孩子也会更有担当。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一般来说,乐观积极的家长往往会带出更加正面开朗的孩子。抱怨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反而让自己和孩子都感受到更深的负面能量。


童年里,父母的抱怨是一张阴湿的网。父母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言行,还孩子一片晴朗的天空,全家人共同努力,让家庭气氛更加愉快、轻松,让孩子阳光健康地成长。

 


福建社会心理服务共建基地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_吴美慧


请发表评论
该文章已有0条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 暂无评论内容
更多评论
推荐课程
  • 考前减压放松训练
    考前减压放松训练
    讲师:吴少迎
    播放:6529 次
  • 身心能量提升疗愈
    讲师:李元榕
    播放:5202 次
  • 温暖腹部祛除宫寒痛经
    讲师:李元榕
    播放:3201 次
  • 美好睡眠催眠
    讲师:林颖
    播放:3549 次
  • 世界睡眠日催眠疗愈
    讲师:李元榕
    播放:3049 次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建伍贰伍科教仪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07210号
公司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云鹿路兴祥大厦B栋803号 服务热线:0595-23451000 网址:http://www.fj525.com

智慧心理云平台

欢迎测评用户登录

看不到验证码?点击重新换一个!
登录则表示您同意遵守《服务协议》

立即注册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