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鱼受辐射变异、把口香糖吞下去会黏住肠子、莲花清瘟预防新冠肺炎、宠物会传染病毒……社交媒体的发展让信息获取变得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谣言漫天飞的局面,这些谣言涵盖了从健康到政治的广泛领域,俨然已是一大公害。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有人相信这些错误的信息,相信这些不实言论呢?为什么会有人对这些不实的信息坚信不疑,还拼命地向他人传播这些不实言论呢?甚至说,有些人用严谨的科学方法来辟谣,但还是有很多人始终坚信那些谣言,而不改变自己的想法。关于谣言,你还有很多不知道的地方。
谣言是什么
有研究指明,谣言是一种据称真实但没有确切证据证明的说法,往往是来自于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相传。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种对于谣言的定义受到了广泛的认可:谣言是在危险或具有潜在威胁的模糊情境中未经证实却广为流传的信息,这种信息能够帮助人们了解现状和控制风险。谣言有三个特征。首先,谣言是一种集体现象,谣言的存在取决于它的传播。因此,了解影响谣言传播的因素很重要。第二,谣言告知、解释、预测,从而提供有用的信息。例如,一个产品含有有害成分的谣言警告消费者避免使用该产品。第三,谣言是未经证实的信息。这一特性将谣言与新闻区分开来,新闻在定义上是经过验证的。谣言不全是不真实的陈述,它们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但它们的真实性目前还不得而知。因此,谣言通常以谨慎的措辞开头,比如这可能是真的,也可能不是,但我听说过……。在谣言传播的过程中,有一个谣言传播公式非常经典:谣言强度或传播广度=情境的模糊性*事件主题对于个体的重要性。简单来说就是,在遇到譬如自然灾害的各种危险紧急的情况下,人们倾向于更倾向于相信谣言,他们认为这样做可以满足他们基本的安全需求。
你为什么会相信谣言——认知失调理论
在19世纪印度发生了一场大地震,随之而来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谣言,有谣言称地震有可能会波及到灾区之外,不管是在规模上还是范围上都会更广。这些没有任何根据的谣言在印度四处传播,民间的恐惧和焦虑不断升温。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他觉得这个现象非常奇怪,人们为何会相信这些谣言,还四处传播呢?后来,费格斯汀找到了原因:谣言的真实目的是确认自己的焦虑,人们通过传播谣言来确定自己对再发生地震的恐慌感。因为,住在地震发生的危险区之外的人,也会担心地震的发生,也会非常的恐慌。这是一种认知上的认知不协调/失调。
认知失调,就是认知中出现了不和谐、不一致的因素。这是一种比较糟糕的状态,类似饥寒、焦虑、恐惧等负面状态,我们人类会想办法避免或消除这类状态。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当事实(或者一种新的认知)和自己已有的认知发生矛盾的时候,人类并不会根据事实改变自己原本的想法,而是会选择扭曲事实,从而缓解自己想法的矛盾之处(如事例中的印度人编造的地震谣言)以缓解自己的认知失调所带来的不适感和紧张感。
在认知失调的压力下,人们会开始对各种子虚乌有的小道消息进行关注,并且将这些没有任何实际凭证的消息(实际上这就是谣言最开始的版本)当作事实。通常情况下,这些谣言往往鼓吹灾害会进一步降临。处于认知失调状态的人们逐渐就会接受并相信这些谣言。谣言的存在可以为自己内心出现的恐慌提供看似合理且正当的借口,从而消除内心的认知失调。一方面人们会主动地寻求谣言;另一方面也会为了以防万一而散布谣言。这将,造成谣言的迅速散播,甚至造成更大的恐慌。
回顾造谣者的传谣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谣言的发起和传播,到最后的无法消散,都是一个认知失调理论的案例。其过程为以下5个步骤:
1.制造恐慌,传播谣言。
2.接受谣言的人建立错误认知。
3.辟谣者给出事实和正确认知。
4.事实和正确认知与已建立的错误认知不符,接收两种信息的人产生认知失调。
5.人们并不接受正确认知,而是扭曲事实和正确认知从而缓解自己的认知失调。
从1-5,就是一个完整的谣言传播过程。为什么造谣传千里,辟谣跑断腿?事实上,谣言越恐怖,人类的认知失调就越严重,对后来接收到的正确认知的歪曲就越严重。有很多人甚至会选择把正确认知的信息直接拒绝接收。
如今发达的网络技术使得信息传播速度传播非常快,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海量的信息,此时就更需要我们保持理性,学会独立思考,过滤垃圾信息,分辨谣言和真实,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人类认知失调图鉴
现象1:经常有一些不法商家向老年人推销高价却不太靠谱的保健品,他们将保健品宣传得神乎其神,甚至包治百病。稍微具有辨别力的人就能知道这其中有不少猫腻,但是还是有许多老人家深信不疑,坚持购买这些产品并不断跟他人吹嘘。如果你跟这些老人家说这是骗人的,这个保健品没用,千万不要买!老人就会立马生气,甚至跟你翻脸,反过来说你无知。
解释:这些老年人是智力不行吗?其实不然,他们很多也清楚这些保健品实际效果不大,但是他们却拒绝承认这一现状,因为一旦他们承认,就是在告诉别人,他们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他们被人骗了。于是他们会拼命地说服自己,这些保健品是有效的,只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效果。
现象2:近年来,一些传销组织不断出现,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传销主要是通过发展下层人员来计算业绩和报酬,本质是一种庞氏骗局。很多陷入传销组织的人在被告知这是骗局的时候却仍然不肯退出,不肯及时收手,甚至反而投入更多。是他们不知道这件事不靠谱吗?答案是否定的!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件事是做不长久的,早晚要出问题,但他们为什么这么执迷不悟?
解释:因为一旦承认传销是骗局,陷入传销组织的人就必须接受这样一个现实:自己一辈子的积蓄就这样被骗了!自己是个大笨蛋,会被周围人笑话。人们不愿意接受这种现实,于是会拼命说服自己:传销这件事上我只要再干一票,收回成本就立刻收手。时间长了,他们甚至会产生一种幻觉,认为自己是对的。
调适认知失调状态
一般认为,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有以下四种:
1.改变行为,以符合我们的态度。
2.改变现有认知,以符合我们的行为。
3.增加新的认知,即在不改变现有认知的基础上加入与行为相符的新认知。
4.改变现有认知的重要性。
在四种方法中,第一种是有从行为方面入手解决,后面三种则是从认知方面着手。在一般情况下,改变认知比改变行为难度要小,因此更多的策略还是从改变认知的角度出发。
以睡前不玩手机为例,当你决定睡前不玩手机,可是你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你又再次玩起了手机,此时你玩手机的行为与你不玩手机的态度明显发生了“失调”,从而产生焦虑感。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采用以上提到的四种方法来尝试减少认知失调:1.从行为上做出改变,以后绝对不在睡前玩手机了。尽管你认为你可以做到,但实际上多数人还是控制不住睡前不玩手机,这体现出直接改变行为的难度。2.改变现有的对睡前玩手机的态度,即我就是喜欢睡前玩手机,以后还是可以在睡前玩一玩。尽管有自暴自弃之嫌,但确实这种方法能够很快地改变认知失调。3.增加新的认知,睡前玩手机对我其实也有一定好处,它可以让我放松身心,有利于我安心入睡,所以我睡前还是可以玩手机。
认知失调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很多问题,也揭示了一些不太明显的或者和我们通常印象相反的现象,如果你在生活中碰到了类似的使你认知失调的情况时,不妨试试以上的几种方法,没准对你有帮助哦!
福建社会心理服务共建基地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文_曾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