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问答】
睡前,爸爸妈妈在和孩子讲故事,孩子问:爸爸妈 妈,死是什么呀? 普通父母:呸呸呸,你怎么问这种问题,你还小,这 不是你现在要担心的事情,等你长大就知道了。 高情商父母:我们人从生到死的过程就像是春天的时 候种子发芽,夏天变得茂盛,秋天叶子变黄,到了冬天凋 零又回归到土壤变成肥料这样一个过程。这是自然的规 律,每个生物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上述例子中普通父母的回答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这是因为,中国人对死亡的忌讳是根深蒂固的。华东师大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63%的家长“难以接受向孩子开展和死亡相关的活动”。当被孩子问起关于死亡的问题时,父母常做出以下几种回应:呸呸呸,不要说这种不吉利的话;你还小不要问这些;死亡就是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出差了;死亡就是一个人睡着了,睡得很沉……父母本以为自己对死亡的美化,可以更好地保护孩子。实际上,回避“死亡”话题,除了剥夺儿童的知情权,更会让儿童对“死亡”产生模糊感,不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且容易引发儿童强烈的应激反应。
高情商父母的回答则充分利用机会,对孩子进行了生命教育。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明白生死是自然界的生物都会经历的事情,这件事和四季交替一样平常,我们无需担心。重要的是,我们要珍惜当下,享受我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在家长普遍采取隔离死亡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需要意识到,死亡教育,不仅是孩子需要面对的,更是家长应该面对的。
死亡,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虽然社会总是避免让儿童面对死亡问题,但儿童不可避免地要在一些情况下接触到死亡。自2019年12月底的新冠肺炎爆发以来,每天我们都能看到报道中出现的死亡人数和一些在疫情中失去至亲的故事。前不久,MU5735航班中123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遇难的报道仍牵动着我们的心。这些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来得猝不及防。正如马东在《奇葩说》中总结的:如何面对生死这件事,是我们汉文化缺失的一课。
所以,关于死亡的问题,父母到底该如何回答呢?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了解一下。
不同阶段儿童对死亡的认知水平及应对策略
Nagy曾经做了一个经典实验,推断出儿童对死亡理解的三个阶段,而且提出这三个阶段是相关的。
第一阶段(3—5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把死亡看做是一种睡眠或一种暂时的状态,还不能理解死亡的最终结果和无法逆转性。此时他们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因此在向这一阶段的儿童解释“死亡”时,可以借助具体的意象来帮助他们形成对于“死亡”的大致概念。例如,可以通过阅读与生命教育主题相关的儿童绘本,帮助儿童进一步区分事实与想象的界限,理解死亡的意义,初步向儿童解释死亡的最终结果。
第二阶段(5~8岁)
在这个时期,儿童已经逐渐认识到死亡是人类的最终结果,但还没有形成对死亡的真正理解,即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的和普遍的现象。因此,儿童可能会对他人的死亡心生恐惧和不安的情绪。但由于儿童的语言水平和初步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的进一步的发展。此时,我们可以运用生命教育类的动画、电影,来向儿童澄清对于死亡的真正含义。并且,可以适当结合一些安全教育的例子来引导儿童形成对死亡的真正理解。
第三阶段(9岁以上)
这个阶段的儿童对死亡有了成熟的理解,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普遍的。这时他们处于抽象逻辑思维发展阶段,对于死亡已经有了成熟的理解。因此,对于“死亡”的解释,应该从科普的角度出发,可以通过阅读科普生死规律的书,科学地认识“死亡”。
高情商父母的做法
发挥良好“社会参照”的作用
在家长向孩子讲述“死亡”相关事件时,首先需要调整好自身的感受,因为孩子会通过解读我们的反应来了解一件事,家长对于孩子而言起着社会参照的作用。因此,在与孩子谈论沉重的话题时,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感受,如果父母感到平静和放松,那么孩子也会感到平静和放松。如果父母焦虑和紧张,那么孩子也会这样。
耐心回答
在儿童提出生死相关的问题时,父母应该把握机会,对儿童进行生命教育,不要对儿童的提问感到厌烦。因为儿童要通过反复的学习才能记住,所以他们会对同一个问题反复提问。每一次他们听到的回答,都会整合到以前储存的知识经验中去。经常的提问并不一定表明应激和害怕,而只是正常好奇心的反应。
正确、客观描述死亡
父母在与儿童讨论死亡问题时要使用适当的词语,不要使用类似“睡觉”这样的表述方式,因为儿童会刻板地解释这些语言。这既会让儿童产生模糊感,使他们产生焦虑,更会让他们对“睡觉、旅行”等代替死亡的词产生错误的认知。父母应该客观解释死亡是身体功能的停止,如心跳停止、呼吸停止、思考停止等,可通过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具象解释,如鲜花枯萎、小猫死亡等。
允许悲伤情绪
父母回避“死亡”话题,怕类似的话题会引发儿童的悲伤情绪。然而死亡是生活中必然的事情。我们要允许孩子感受到悲伤,但是更重要的是,陪伴、关爱他们,了解他们的感受,和他们一起分享这种悲伤的感受。这会给他们带来一种安全感,让他们明白悲伤的感受是真实的,但不是无法承受的。因此平静自信地告诉孩子死亡的含义和事实,是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
仪式感
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仪式来告别,这有助于缓解因失去宠物或所爱之人而产生的心灵创伤。例如,为宠物种一棵树或者点蜡烛等等。在传统的丧礼文化中,现场的装扮、音乐的气氛,都萦绕着阴冷、恐怖的元素。这会使儿童在潜意识内将丧葬仪式与消极情绪相结合,不利于儿童建立对于丧葬仪式以及死亡的正确认识。
正向引导,放大“生”的价值
美国的一名临床心理学家克雷格·切尔德里斯说,对于“自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分布式自我”的概念,即我们也活在他人的意识中。虽然所爱之人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们却仍然活在我们心中,这有助于帮助儿童理解所爱之人的离世,化解孩子的悲伤。这里我们可以利用心理学著名的“空椅子”技术,帮助孩子与逝者“对话”,让儿童把想对逝者所说的话都说出来,再让孩子以逝者的口吻,说出逝者可能的回答。这种做法有助于了解儿童潜藏于内心深处的情感,减轻他们因所爱之人离世而产生的心灵创伤,帮助儿童面对失去,让儿童形成对死亡的正确认知,对生命产生敬畏,避免出现诸如自杀、自残等漠视生命的令人遗憾的结果。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但如果从教育的角度考察,孔子的话只对了一半,因为如果没有对死亡的深刻思考,生的意义就得不到彰显。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正视生命教育,也许就能提升孩子对生命的理解。正如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另一部分永存。我们只有把“死”这个环节谈透了,“生”的空间才会更有意义。
福建社会心理服务共建基地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文_庄璇璇